近兩年,人氣和熱度最高的,非漳州古城莫屬。
今年5月,漳州市在2025年漳州市文旅經濟發展大會上提出,提出要打造“大古城文化藝術商圈”,規劃“漳州古城—八卦樓—南江濱—漳州‘三館’”主城區景點旅游線路的思路,對漳州古城的空間外延和精神內涵再挖掘。
漳州“大古城”的出現,打破了原本“漳州古城”與“九龍江南岸(南江濱)”的地理界限。
那么,“大古城”為什么會向南擴圈,擴圈后對南江濱尤其是南湖片區會帶來什么樣機遇?
N0.01|壹
大古城向南擴圈是歷史的必然
南湖千年文化脈絡與漳州古城,共同構成“大古城”文化圈的歷史縱深。
一、古城南門盛景
在漳州古籍上所出現的,琥珀嶺、丹霞驛、丹霞山、南山寺、南門溪、通津橋(現在的中山橋前身)、時阜門(古城南門)……
這些從唐宋至明清的南湖片區歷史地標,共同構成漳州老城南部商賈貿易與鄉民生活的盛景。
二、府縣軸線聚匯
據《漳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3-2030)》可見,漳州府城軸線、龍溪縣衙軸線南端交匯于南山(南湖片區)。漳州“霞漳”的別稱,也因丹霞山(南山)得名。
▲ 漳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3-2030)(來源:市自然資源局)
三、龍江歲月重輝
2021年五一開放的“龍江歲月記憶館”更是展示了南湖片區明清以來的繁華。
在龍江歲月記憶館“龍江鷺州、洲聚商賈、水月古事、光輝歲月”四個版塊中,清晰展示了橋南片區歷史脈絡、人文風情、社會經濟發展;讓市民從一個側面領略南門溪、新橋頭、水月亭燦爛輝煌的人文歷史。
洲聚商賈版塊:竹器業、船務報關行業、殼灰業、油途業、糖業、茶業、中醫藥業等在橋南片區興旺發達的產業及商業貿易畫面一一呈現,讓人看到了古代橋南片區貿易的繁華。
水月古事版塊:漳州民俗農歷七月普度、南門溪特殊風俗、水月亭放水燈的風俗、水月亭、南鄉大鼓涼傘、南鄉南音、歌仔戲、水月講古等,讓人彷佛置身歷史潮流中。當時久負盛名的新橋頭小吃如手抓面、鹵面、蚵煎、潤餅、燒肉粽等,也讓人垂涎三尺。
▲ 龍江歲月記憶館實景(來源:海峽導報)
無論是始建于唐開元年間的南山寺,還是唐宋古城府城軸線&龍溪縣軸線的軸雙軸合一,甚至是明清以來龍江歲月的百業興盛,無不說明了南湖片區自古就是漳州老城的一個組成部分。
受制于古代城池式發展的局限,漳州老城雖未能“一江兩岸”同頻發展,但南湖片區作為古城南部橋頭堡,卻可見百業興旺之景,并成為相當長時間里的繁華之地。
古城與南湖片區多元的時空疊合,跳動著漳州1200多年的文化自豪。“大古城”向南擴圈是歷史的必然,也是漳州老城價值圈的回歸!
N0.02|貳
從“主城向南”到“古城向南”
在漳州主城的城市發展史上,有兩次跨越式發展。
一是,1918年陳炯明率粵軍攻占漳州后,建立閩南護法區,拆除了漳州古城城墻,拉開了漳州老城現代化建設的序幕。漳州的主城發展躍過了“城墻”,“濱江”發展。
一是,近百年后,2010年漳州首次提出“中心東移、跨江南擴、面海拓展”?的城市發展戰略。漳州的主城發展跨過了“九龍江”,甚至面向大海,“跨江面海”發展。
一、主城向南
1985年漳州地改市后,市區開始成規模的舊城改造與新區開發,以拓寬勝利東、西路為開端,先后拓通東大門,打開北大門,建設元光南、北路,開辟新浦路,成片改造瑞京路和新華南路。歷經40年建設到如今。
在此過程中,漳州中心城區的發展出現了繼“城墻”之后的第二次局限,北江濱城區“東西長、南北短”的空間格局,已經無法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
從地理考量,市區沿九龍江北岸,東西長而南北短,北側受限,向南拓展空間廣闊。
從人口與經濟層面看,漳州南面七區縣人口占比超74%(2023年常住人口),GDP占比超64%(2023年GDP),增強市區輻射力,跨江向南勢在必行。(數據來源:漳州統計年鑒2024)
從國際濱江城市發展看,沿江兩岸是趨勢,且后發展岸區往往定位更高,如上海浦東新區、廣州珠江新城。
漳州中心城區不僅要躍過城墻,更要跨過九龍江,主城向南發展成為漳州城市發展的必然選擇。
“跨江南擴”自2010年提出后,歷經“十二五”至“十四五”三個五年規劃持續實施(2011–2025)。
2010年,?首次官方提出。?
2010年12月?審議通過的《漳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建議》(討論稿),首次完整提出 ?"中心東移、跨江南擴、面海拓展"? 的城市發展戰略。首次將“跨江南擴”納入市級戰略規劃。
2013年,?納入城市總體規劃。
2013年9月,《漳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2-2030)》獲批,再次確認 ?“中心東移、跨江南擴、面海擴展”? 為城市核心發展策略,為“跨江南擴”后續建設提供法規依據。
2020年后,?持續強化與推進。?
?2020年8月?,漳州市自然資源局在《漳州市中心城區“十四五”建設規劃》編制會議中強調,未來將繼續加快 ?"中心東移、跨江南擴、面海拓展"? 的城市發展步伐 。
?2020年11月?公布的規劃草案進一步將漳州高新區(含九湖鎮、顏厝鎮等九龍江南岸區域)定位為 ?"跨江南拓"的核心承載區。
?2021年及之后?(如漳州高新區"十四五"規劃)持續強調全力實施 ?"跨江南拓"? 戰略,建設圓山新城中心。
▲ 漳州三館、一江兩岸、荔枝海實景
南湖片區成為主城向南發展的核心承載區之一,集聚總部經濟、科技金融、企業孵化、商業商圈、文化服務、生態居住等功能于一體的濱江中心區,與江北老城形成聯動。隨著主城向南,漳州中心城區“一江兩岸”的協同發展,也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來源:《漳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二、古城向南
2019年,漳州市區南江濱迎來極速發展,“三大片區”建設方案的提出,讓“跨江南擴”有了更清晰的方向,也進入了規?;拇箝_發階段。
尤其是2025年漳州“大古城”這一重磅規劃的提出,讓南湖片區與漳州古城成為“大古城”一體。
南湖片區通過芝山大橋等“六橋”與老城區無縫銜接,成為“漳州古城—八卦樓—南江濱—南山寺—漳州三館”文旅動線的關鍵節點,共享古城2500萬人次客流及主城核心配套,快速提升南湖人口集聚度與商業活力。
南湖片區“五館”(漳州市博物館、市藝術館、市規劃展示館、市圖書館、市科技館)建成投用,龍江歲月一期、二期建成,尤其是二期“小洱海”的火爆出圈,佰翔圓山酒店、南湖溫泉酒店等酒店投入運營,水仙花海、南湖文化生態園、南山文化生態園、南山水岸生公園等開園,以及龍江夜游實現常態化運營……
▲ 漳州市圖書館、龍江歲月二期、漳州市科技館實景圖
漳州主城向南后,近年來南江濱的交通、文化、生態、商業等配套快速發展,為“大古城”向南擴圈提供了豐富的內容,也讓“大古城”向南有了實現的基礎。
當“漳州古城—八卦樓—龍江歲月—龍江夜游(游船)—南山寺—漳州三館”這樣一個古今交融的“古城+南湖”文化體驗閉環形成,南湖片區從與漳州老城“聯動”,走向與漳州大古城“融合”,并再次成為“老城價值圈”的一部分。
▲ 南江濱龍江歲月一期(來源:漳州高新區融媒體中心)
“大古城”不僅為南湖片區注入文化靈魂,重現漳州老城情懷;還為南湖片區打通流量引擎,共享古城2500萬人次的客流,人氣的集聚極大的帶動片區商業活力。
N0.03|叁
漳州新豪宅區浮現
漳州“大古城”向南,讓南湖片區融入“大古城”,片區地段身份發生根本性改變,地段價值得到大幅提升,不僅成為漳州城市發展的核心承載區之一,也變身為漳州“大古城”這一當下資源密度最高的高端人居板塊。
近年來,南湖片區匯聚了全國性國企、區域性國企、市級國企、區屬國企及區域型民企等近10家房企。中煤城鄉、聯發、漳龍、漳州交發、漳州城投、漳州九龍江、高鑫發展等多家國企,及欣隆盛、勵歐地產等多家區域型民企紛紛布局。2024年,南湖片區多個低容積率地塊成功出讓。截止目前,南湖片區成為了南江濱“三大片區”中住宅開發密度最高的片區,勵歐·南湖一號更是打響了南江濱豪宅入市的第一槍!
▲ 濱江頭排住宅——勵歐·南湖一號(示意圖)
城市的宜居性,總是有著清晰的地緣性,不僅要求城市功能的完善,更要求居者日常生活與精神生活的雙重滿足。在“主城向南”及漳州“大古城”向南擴圈的雙重利好的帶動下,南湖片區成為了漳州的一個新豪宅區。
勵歐·南湖一號從2024年入市以來,一年多的持續熱銷與屢次登頂銷售排行榜,不僅因為“江山湖園頭排”的稀缺價值、“城芯院墅+世界大平層”的創新產品力以及不到北江濱一半價的單價等優勢,更因為南湖片區在“主城向南”與漳州“大古城”向南擴圈雙重利好下,購房者對南湖片區資源集聚以及漳州“老城價值圈”的熱捧!
如今,勵歐·南湖一號一期建筑外立面大部分落架,大面積玻璃通透感十足,簡潔、通透的現代美學,對標世界濱水豪宅的建筑標準,南湖的城市天際線悄然重塑。此外,一期墅區中庭園林及一期北區中庭園林、泳池均已實景呈現。
▲ 勵歐·南湖一號北區中庭園林與泳池實景
據了解,勵歐·南湖一號二期作為純粹墅境,精心規劃了「水岸聯排」與「湖山疊院」兩大產品。目前,勵歐·南湖一號二期別墅區也進入了落架階段,樣板展示區正在施工中,預計不久后將揭開神秘面紗。
責編:漳州樓市情報 整合編輯
免責聲明:圖文版權歸屬原作者,文章內容及圖片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公眾號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樓盤信息有效期:發布之日起7天內(面積為建筑面積)
特別說明:各樓盤文章中所涉及學校施教區劃分,均以當年教育局公布為準,不做任何承諾。
- End -
微信最新改版
沒有“星標”和“在看”
會找不到我們的動態
快把“漳州樓市情報”設個星標
快人一步獲得漳州樓市最新動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