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一覺醒來,你發現自己的身體變得無比陌生。你的手腳開始刺痛、灼燒,然后逐漸麻木、無力。皮膚上出現奇怪的斑點,四肢開始腫脹,精力煙消云散,一種深入骨髓的疲憊感籠罩著你。這不是科幻小說,對于少數人來說,這是一種名為POEMS綜合征的罕見、復雜疾病的真實寫照。
POEMS這個名字本身,就是一系列令人生畏癥狀的英文縮寫:
Polyneuropathy(多發性神經病變)、Organomegaly(器官腫大)、Endocrinopathy(內分泌異常)、Monoclonal gammopathy(單克隆M蛋白血癥)和Skin changes(皮膚改變)。在過去,它曾被認為是一種“預后不良的疾病”,患者會不可逆轉地走向嚴重的殘疾,有時甚至會導致四肢癱瘓和多器官衰竭。這種疾病的根源,是一種被稱為漿細胞的免疫細胞發生了神秘的紊亂,導致一種叫做“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的強效物質被過度生產。這個VEGF就是關鍵的“罪魁禍首”之一,它在全身各處肆虐,制造混亂。
在過去的二十年里,情況有了顯著的改善。針對控制異常漿細胞的治療方法,如免疫調節劑、蛋白酶體抑制劑,乃至自體干細胞移植(ASCT)的應用,已經極大地改善了許多患者的預后。這些療法在曾經幾乎沒有希望的地方,點燃了希望之火。
但當這些身經百戰的“常規武器”失靈時,會發生什么?當一個病人的身體已被嚴重摧殘,或者疾病本身異常頑固,以至于對這些標準治療方案產生“抵抗”時,又該怎么辦?這就是“難治性”POEMS綜合征患者面臨的可怕現實。對于這些患者和他們的家庭來說,這條路就像走進了死胡同。于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擺在了面前:我們下一步該走向何方?
日本千葉大學附屬醫院一個專業團隊的最新研究,帶來了一線新的曙光。研究人員探索了兩種更新、靶向性更強的療法,旨在回答它們是否能在其他療法失敗的地方取得成功。他們的研究結果,雖然只聚焦于一小群正在進行最艱難斗爭的患者,但卻預示著,對于難治性POEMS綜合征患者來說,一個充滿希望的新篇章可能正在開啟。
一位患者的故事:F女士(化名)的“殊死搏斗”
為了真正理解“難治性”意味著什么,讓我們來看看研究中一位患者的故事,一位41歲的女性,我們稱她為F女士。
當她為了這次新的治療來到醫生面前時,她已經與POEMS綜合征斗爭了13個月。她并非初來乍到。她已經經歷了一系列標準化療,包括基于沙利度胺和硼替佐米的方案。但她的疾病拒絕屈服,被評估為“難治性”。她的身體仍處于被圍困的狀態,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F女士,以及其他和她一樣的患者,迫切需要一種不同的策略,一種能投入戰斗的新武器。
新型武器庫:“生物導彈”達雷妥尤單抗與埃羅妥珠單抗
在癌癥和免疫系統疾病的治療領域,過去十年見證了“單克隆抗體”這一革命性藥物的崛起。與傳統化療“地毯式轟炸”的策略不同,這些藥物更像是高度精確的“智能生物導彈”。它們被設計出來,專門用于追捕并鎖定異常細胞表面的特定“旗幟”或蛋白質。
千葉大學的研究聚焦于兩種這樣的“導彈”,它們已經改變了多發性骨髓瘤(一種相關的漿細胞癌)的治療格局。研究者的邏輯是,如果它們對骨髓瘤有效,或許也能對POEMS綜合征中的異常漿細胞起作用。
達雷妥尤單抗 (Daratumumab, 抗CD38):這種藥物靶向一個名為CD38的蛋白質。你可以把CD38想象成那些行為不端的漿細胞所穿的“特殊制服”。達雷妥尤單抗被設計用來識別這套制服,一旦鎖定目標,就會向身體自身的強大免疫系統發出信號,讓免疫系統前來清除這些細胞。
埃羅妥珠單抗 (Elotuzumab, 抗SLAMF7):這種藥物則靶向另一套不同的“制服”——一個名為SLAMF7的蛋白質。SLAMF7不僅存在于異常的漿細胞上,也存在于身體自身的“特種部隊”——自然殺傷(NK)細胞上。埃羅妥珠單抗能執行一項出色的“雙重任務”:它附著在敵方漿細胞上,將其標記出來以便NK細胞進行摧毀;同時,它還能與NK細胞結合并直接激活它們,相當于給身體的防御者“超級充電”,讓它們更有效地完成任務。
有了這些強大的工具,千葉大學的研究人員開始著手驗證,它們是否能為那些病情最棘手的POEMS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這項研究:將新希望付諸終極考驗
這不是一項大規模、廣泛的臨床試驗。它是一項“單中心病例系列研究”,即在一家醫院里,對一小群特定患者的真實世界經驗進行深入、集中的觀察。在2019年1月至2024年7月期間,研究人員仔細追蹤了8名難治性POEMS綜合征患者,他們接受了達雷妥尤單抗或埃羅妥珠單抗的治療,通常是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
這些都不是普通病例。8名患者中的每一位,其疾病要么是復發了,要么是已對先前的治療停止響應。平均而言,他們已經與疾病斗爭了近6年(中位時間68.5個月),并且已經經歷過中位數4種不同的治療方案。他們是這場漫長而艱苦的戰爭中,身經百戰的“老兵”。
醫生們關注了幾個關鍵的療效指標:
血液學緩解:血液中異常的M蛋白是否消失?
VEGF緩解:能否降低破壞性的VEGF蛋白水平?
臨床和神經學緩解:患者的實際感覺和功能是否有所改善?他們的神經損傷、器官腫大、體液潴留或皮膚問題是否好轉?
安全性:副作用是什么?是否可控?
最終“判決”:在最艱難的病例中看到成功的曙光
這8名患者總共接受了13個療程的抗體治療,中位治療周期為6個。結果呈現出一幅復雜但最終充滿希望的圖景。
對VEGF的沉重打擊:最顯著的成功在于降低了有害的VEGF蛋白水平。這是評估POEMS綜合征治療是否有效的關鍵指標。
總體而言,在13個治療方案中,有7個(54%)觀察到了VEGF緩解。
患者組的中位VEGF水平從高達2,930 pg/mL,在最佳反應時驟降至1,350 pg/mL。要知道,正常水平應低于1,000 pg/mL。其中,有4個治療方案甚至實現了VEGF水平的完全正常化。正如研究圖表所示,對于許多患者,藥物在治療開始后不久就促使這一關鍵標志物迅速而顯著地下降。
真實的臨床改善:更重要的是,這些數字轉化為了患者實實在在的獲益。
在13個方案中,有8個(62%)觀察到了總體臨床緩解,這意味著器官腫大或體液潴留等癥狀得到了客觀改善。對于那些正與POEMS綜合征的衰弱癥狀作斗爭的人來說,這是邁向重獲生活質量的重要一步。
神經功能的改善,一個出了名難以逆轉的癥狀,雖然不那么常見,但也確實發生了,共出現在兩個案例中(15%)。
前路非坦途:這項研究也現實地指出了這些療效的持久性問題。POEMS綜合征是一個頑固的對手?;颊叩摹爸形恢料乱恢委煏r間”為11個月。這意味著,對于大約一半的患者,疾病在一年內又開始反撲,迫使他們需要嘗試其他療法。
然而,其中一個最關鍵的統計數據是:在超過三年的中位隨訪期內(39個月),這個高風險患者組中沒有一人死亡。在一場對抗如此晚期和難治性疾病的戰斗中,這是一個極其重要和鼓舞人心的結果。
F女士的突破:當一枚“導彈”失效,另一枚或能成功
讓我們再次回到F女士的故事,那位經歷了如此多磨難的41歲患者。她的歷程完美地詮釋了這些新療法的希望與復雜性。
醫生們首先為她啟動了基于達雷妥尤單抗的聯合方案(DBd)。但道路從一開始就充滿坎坷。在準備進行干細胞移植期間,她不幸出現了一個嚴重的并發癥——腦梗(一種中風)。同時,作為一種伴隨藥物的副作用,她還出現了疼痛的感覺神經病變。
醫療團隊迅速調整策略。他們將她換成了另一種基于達雷妥尤單抗的方案(DLd)。這帶來了一些緩解,她的神經癥狀和整體臨床狀況有所改善。但血液檢查結果卻揭示了一個令人擔憂的情況:作為疾病關鍵驅動因素的VEGF水平,下降得還不夠。治療有幫助,但并未贏得這場戰爭。
就在這時,團隊做出了一個關鍵決定,這個決定也凸顯了該研究的一個核心啟示。他們轉換了攻擊目標,從抗CD38的“導彈”達雷妥尤單抗,轉向了抗SLAMF7的“導彈”埃羅妥珠單抗,形成了一個名為EPd的聯合方案。
結果堪稱戲劇性。
在使用新方案僅一個月內,她一直居高不下的VEGF水平完全恢復正常——達到了“完全緩解”。
到第六個月,她的血液檢測顯示達到完全的血液學緩解,意味著潛在的異常漿細胞活動被成功抑制。
至關重要的是,她的臨床和神經癥狀也得到了改善。
F女士的病情穩定了下來,她也得以繼續接受治療。她的故事強有力地證明了,即使是在對達雷妥尤單抗耐藥的情況下,埃羅妥珠單抗也可能是一個極具前景且有效的選擇。它證明了武器庫中擁有不止一種“導彈”可以改變游戲規則。事實上,這項研究也是首次正式報告埃羅妥珠單抗在POEMS綜合征患者中成功應用的案例。
戰斗的代價:理解副作用
這些強效的新療法并非沒有風險,研究也坦誠地指出了其中的挑戰。每一位患者都經歷過某種形式的不良事件。
血液相關副作用:最常見的問題是血液學方面的,包括血小板減少癥(可影響凝血)、貧血(紅細胞減少)以及淋巴細胞/白細胞減少癥(可增加感染風險)。
輸液相關反應:這是抗體治療中常見的情況,一些患者在靜脈滴注過程中出現了類似過敏的輸液反應。這種情況在13個治療方案中發生了5次(38.5%)。幸運的是,所有這些反應都是可控的,通過調整輸液速度和使用適當藥物后很快得到緩解。
感染:由于免疫系統受到抑制,感染是一個需要嚴肅對待的問題。研究中出現了3級(嚴重)的不良事件,包括需要延遲給藥或減少劑量的肺炎病例。
重要的是,雖然出現了嚴重的(3級)副作用,但沒有患者經歷4級(危及生命)或5級(致命)的事件。這些副作用雖然顯著,但對于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來說,最終是可控的。
新的篇章,但非最終章
那么,對于生活在POEMS綜合征陰影下的患者和家庭來說,最終的啟示是什么?這項來自日本的單中心研究,雖然規模不大,但傳遞了一個強有力且充滿希望的信息。
它表明,即使對于已經用盡多種其他療法的復發性或難治性POEMS綜合征患者,基于達雷妥尤單抗和埃羅妥珠單抗的治療也可以是有效且可耐受的選擇。它們能成功降低VEGF水平,改善衰弱的癥狀,并提供一條新的前進道路。
作者們謹慎地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由于它是一項來自單一醫院、無對照組的小規?;仡櫺匝芯?,其結果還需要在更大規模的前瞻性研究中得到驗證。
但對于那些正身處戰斗中的人來說,這項研究不僅僅是數據。它是一個證據,證明科學界沒有忘記他們。它證實了我們的武器庫正在不斷壯大。對于像F女士這樣曾面臨絕境的患者,這些療法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它們并非最終的治愈方案,但它們是充滿希望的治療手段,能夠擊退疾病,穩定身體,最重要的是,能夠重燃希望。對抗POEMS綜合征的戰斗仍在繼續,但現在,我們有了兩件強大的新武器加入前線。
參考資料:Suichi T, Misawa S, Shibuya K, Morooka M, Ogushi M, Oshima-Hasegawa N, Tsukamoto S, Takeda Y, Mimura N, Sakaida E, Kuwabara S. Daratumumab (anti-CD38)- and elotuzumab (anti-SLAMF7)-based treatments for refractory POEMS syndrome: a single-center case series. Hematology. 2025 Dec;30(1):2519896. doi: 10.1080/16078454.2025.2519896. Epub 2025 Jun 17. PMID: 4052836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