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自稱是芳春煎餃主理人的C小姐上小紅書發(fā)了則號外,標題“換了門頭,不換真心”,注明是杭州原大學路煎餃店聲明。這究竟是怎么回事,為何這家泮芳春煎餃店不姓泮了?剛剛二度入選米其林榜單的煎餃家又有新的故事了?
現(xiàn)在朝暉店的門頭少了一個字。記者 章卉 攝
朝暉店主理人王聰聰:
17歲開始跟著創(chuàng)始人光頭老板打拼
在注冊商標,會把老店傳承好
穿著黑色T恤的王聰聰眼觀六路,忙著收銀,又要兼顧爐灶上的煎餃。她接過記者的手機,應聲說,“C小姐就是我。是我發(fā)的帖子。”
忙到下午1點半午市結(jié)束,打掃好店堂,王聰聰終于空下來給記者還原了改店名的始末。
17歲那年的夏天,王聰聰從老家仙居來到杭州打拼,和同樣青蔥的男友馬錢輝投奔大學路上做煎餃的光頭老板(即泮芳春的丈夫)。這張古早的照片上,右側(cè)的小伙子就是馬錢輝。2018年8月,光頭老板把煎餃店搬去鼓樓,小兩口也一直跟隨。
右側(cè)的小伙子就是馬錢輝 受訪者供圖
2024年4月12日,泮芳春煎餃朝暉店開業(yè),也由光頭老板掌管。“我發(fā)帖子是代表朝暉這個店發(fā)聲。煎餃承載著光頭老板的個人榮譽,他對煎餃非常執(zhí)著,堅持了那么些年。朝暉店是最原始大學路的煎餃,把朝暉店獨立,是想保留初心,讓大家吃到最初的味道。”王聰聰說,“這家店開了一年多,客流量也是穩(wěn)的。后期我們店名想好了會再改的,暫用‘芳春煎餃’。”
記者 章卉 攝
王聰聰覺得有必要上網(wǎng)告訴食客們一聲,沒想到,評論區(qū)一片嘈雜。僅就主理人這個自我介紹,她就遭遇了網(wǎng)友的抨擊。還有網(wǎng)友留言,“你的主要消費者是附近居民樓,其次是慕名而來的游客,芳春好吃且久就是因為是一家踏踏實實的本地早餐店…并不是網(wǎng)紅店,如果你要轉(zhuǎn)型,可能預期不會很高……”
網(wǎng)友們對一個小吃店的更名為何反應這么大呢?
這就不得不提資本的入局。資本的入場為餐飲業(yè)帶來了新的曙光,融資上市也確實能給企業(yè)帶來指數(shù)級的增長與進步。但資本喧囂的背后,不全是光鮮亮麗的一面。此前,知名頗高的杭州菊英面店就在資本進入后,口碑出現(xiàn)了明顯的兩極分化。
而泮芳春煎餃獲得資本的青睞,在餐飲圈早就不是秘密,坊間也有些許議論。
天眼查顯示,杭州泮芳春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大股東魯立明持股60%,為執(zhí)行董事;當然,泮芳春也在公司高管名列中。魯立明也是餐飲圈內(nèi)人,早前曾將咬不得生煎做得風生水起。除了這家名字中有泮芳春的,另有一家杭州泮芳春餐飲配送有限公司。
泮芳春創(chuàng)始人泮芳春:
米其林是我的榮耀
我送給兄弟姐妹,那是我的選擇
13日一早,潮新聞記者又來到杭州中山南路泮芳春煎餃店,想聽聽創(chuàng)始人泮芳春的說法。
等煎餃的隊伍排得很長,大多數(shù)是游客,也有從吳山上晨練結(jié)束的本地食客。
等煎餃的隊伍排得很長 記者 章卉 攝
一直忙到上午9點半,泮芳春端著碗到門口吃早飯,碗里是自配的全家福:店里的肉末粉絲湯,加了家里昨晚上的豇豆,兩只茶葉蛋,店員又塞給她一截玉米。因為梅開二度,新老客人都來恭喜老板娘,她很是欣慰,“連續(xù)兩年米其林,是天降的喜訊,這是對我的認可。我肩上的責任更重了。”
得知記者的來意,她也不回避,“朝暉店要改成新的店名,再過幾個月,審批下來牌子就改。”
泮芳春煎餃以其皮薄底酥的特點,成為杭州煎餃江湖中的佼佼者,眾多食客寧可等,也要嘗一嘗。去年米其林張榜后有媒體來店里采訪,發(fā)現(xiàn)排隊等候的人群中“有子女陪同的97歲高齡奶奶,也有特意驅(qū)車從紹興趕過來的夫婦。”
泮芳春一邊觀察著食客們,一邊和記者聊天,“到今年,連續(xù)兩年都評上了米其林,真的不容易的。現(xiàn)在這版已經(jīng)是第三次改版了,外行吃不出門道,原來的煎餃是脆,不酥,現(xiàn)在的上至90+的高齡老人,下至小寶寶都能咬得動。”
泮芳春 記者 章卉 攝
和王聰聰一樣,泮芳春也是17歲來到杭州,最早做的是洗滌行業(yè)。隨著時代變化,這一行的錢不好賺了,就想著換一行。于是,泮家兄妹在大學路開始做煎餃,就這么從24歲的姑娘拼到了50歲的年紀。從創(chuàng)業(yè)初期,徒弟小馬就跟著她干,常常是她在管賣煎餃,小馬在煎。
對于朝暉店的變更,泮芳春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人要有舍才有得。米其林是我的榮耀。我送給兄弟姐妹,這是我的權(quán)利。朝暉路這家,是大學路煎餃的原班人馬,小馬學校出來17歲就跟著我的,我信任的。都是我自己家里的人。”
泮芳春給記者捋了一下外人眼中很復雜的泮家煎餃布局——最早開的分店是太平門直街,用的是自己的名字,現(xiàn)在這家店給弟弟泮崇楠在經(jīng)營,名字也用弟弟的名字了。
弟弟現(xiàn)在的店 受訪者供圖
之后,2024年4月12日,泮芳春煎餃朝暉店開業(yè),由泮芳春的丈夫(光頭)掌管。
再然后,在老家休整了一段時間的哥哥泮崇芳(即“楠哥”)重出江湖,今年開始在萬壽亭重新開了店,新注冊了品牌。
據(jù)知情人士透露,泮家一家人,曾經(jīng)想合起來創(chuàng)一個品牌的,沒談成。現(xiàn)在各自在為明天努力打拼,對資本的擁簇也在起著微妙的變化。
如今,泮芳春煎餃除了獨立的朝暉店,共有6家門店。“魯總負責運營,我老公負責外面的事,我每天早上在鼓樓店,之后新華路店、武林店、下沙,我都會去看的。我是主理人,品控我要管的。”泮芳春說,每一家?guī)в凶约好值牡晁己苷湎В拔叶际窃谝痪€的,在家里坐不住,操心的命。”
很多濱江的食客說吃不到煙火氣的小吃,泮芳春笑著說,“我爭取半年內(nèi)把濱江的店開起來。這是我在努力的目標。”
泮芳春還提到,現(xiàn)在食客都年輕化了,煎餃的口味也要慢慢改良。“以前的人是沒得吃,煎餃油一點覺得很好吃。現(xiàn)在的趨勢是健康化、年輕化,做餐飲的要跟著年輕化的潮流變,要適應老齡化的趨勢。老的傳統(tǒng)不丟,質(zhì)量是一定要一步一步提升的。”
記者 章卉 攝
眼下,迫在眉睫的事是打假。去年打了兩個李鬼,最近上海有人打著“洋芳春煎餃”的名號在推廣。“我做了18年,他們把我的勞動成果拿去,這是在欺騙顧客。一直有人在模仿,去年在紹興和濱江,打假都打掉了。這個(模仿者)名字里有芳春,我肯定能告贏的,我注冊了商標的。”泮芳春說。
來源:潮新聞客戶端 錢江晚報 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小編:路路通 審核:蔡鋮 監(jiān)制:晨曦
關(guān)注民生服務
聚焦熱點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