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6月14日,章太炎病逝。
張大千刻章太炎墳前石碑
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是浙江余杭人,原名學乘,字枚叔(以紀念漢代辭賦家枚乘),后易名為炳麟 。因為本人反清意識濃厚,慕顧絳(顧炎武)的為人行事而改名為絳,號太炎。世人常稱之為“太炎先生”。
早年又號“膏蘭室主人”、“劉子駿私淑弟子”等,后自認“民國遺民”。是思想家、著名學者、樸學大師,研究范圍涉及小學、歷史、哲學、政治、樸學等等,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著述甚豐。
同時他也是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注音符號設計者、中國醫(yī)學院首任院長,國粹派代表人物。
?自詡“神經(jīng)病”的章太炎?
自詡“神經(jīng)病”,一路開罵
章太炎自己曾說道:“大凡非常的議論,不是神經(jīng)病的人不能想,就能想亦不敢說。所以古來有大學問成大事業(yè)的,必有神經(jīng)病……為這緣故,兄弟承認自己有神經(jīng)病,也愿諸位同志人人個個都有一兩分神經(jīng)病?!?/p>
章太炎像
他還列出了古今中外歷史上的六位同道中人: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伊斯蘭教創(chuàng)始人穆罕默德、法國大思想家盧梭、德國鐵血首相俾斯麥、明朝名將熊廷弼、近代名將左宗棠。認為這六人都跟自己一樣,有著“神經(jīng)病”式的執(zhí)著,因此成就了大事業(yè)。
章太炎(前排右二)與留日學生合影
正是有著這樣的自我認知,所以章太炎一生罵人無數(shù),無論是改革派的康有為,還是搞復辟的袁世凱,甚至國父孫中山均被其罵過,他更是在滿清當下就直接抨擊滿清高層。
1903年,章太炎發(fā)表《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指斥清帝,并為鄒容《革命軍》作序,即《革命軍》序,觸怒清廷,被捕入獄。
1909年,因《民報》復刊及籌款等事,與孫中山發(fā)生沖突,章太炎指復刊之《民報》不合法,并攻擊孫中山。1910年2月,章太炎、陶成章等于東京重組“光復會”,章太炎任會長,陶成章任副會長,與同盟會正式分裂。
1913年7月,孫中山、黃興舉兵武力討袁,章太炎卻不信賴,說“討袁者亦非其人”。他既罵袁世凱“用心陰摯,正與西太后大同”,又說孫中山“與項城一丘之貉”。
孫中山在上海與章太炎等人合影
章太炎(前排左二)與孫中山(前排左一)
1914年1月7日,章太炎“以大勛章作扇墜,臨總統(tǒng)府之門,大詬袁世凱之包藏禍心”,仍被監(jiān)禁。曾決意絕食,“以死爭之”,自云:“不死于清廷購捕之時,而死于民國告成之后,吾何言哉!”直到1916年袁世凱死后,才被釋放。
1928年,批評蔣介石改換國旗:“今之拔去五色旗,宣言以黨治國者,皆背叛民國之賊也。”1928年后自稱中華民國遺民。
對罵收徒,桃李滿天下
黃侃是章氏門下大弟子,章太炎被黃興稱為“章瘋”而黃侃則被稱為“黃瘋”,在學術上黃侃又和章太炎被共稱為“乾嘉以來小學的集大成者”“傳統(tǒng)語言文字家的承前啟后人”,但說起其拜師起因卻是因為一泡尿的對罵。
黃侃(1886年4月3日—1935年10月8日),初名喬鼐,后更名喬馨,最后改為侃,字季剛,又字季子,晚年自號量守居士,湖北蘄春人。中國近代著名語言文字學家、音韻訓詁學家、國學大師。
1905年,黃侃被官派至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恰好和章太炎同寓。關于黃侃與章太炎的相識,有這么一種說法。當時黃侃住樓上,章太炎住樓下。一天夜晚,黃因內(nèi)急,不及上廁所,便從樓窗中解褲洋洋直瀉。
章太炎書法
章太炎此時夜讀正酣,驀地一股腥臊尿水瀑布般往下飛濺,禁不住高聲怒罵。黃侃本系貴公子出身,且正年輕性躁,盛氣凌人,也報以回罵。不罵不相識,待雙方互通姓名后,彼此都熟知對方大名,遂將話鋒轉到學問上,兩人越談越投機。章太炎是淵博絕倫的樸學大師,黃侃便折節(jié)稱弟子。自此,黃侃師從章太炎問學經(jīng)年。
后來,章太炎被袁世凱軟禁,不準跨出大門半步,黃侃便帶著被子去跟師傅一起住。白天去學校講課,晚上就來跟師傅談經(jīng)論文,經(jīng)常通宵達旦,樂此不疲。
章太炎學生眾多,時的北京大學,有名的教授,大都出之于章太炎的門下,如:黃侃、朱希祖、錢玄同、周樹人(魯迅)、沈兼士等。章太炎為人戲謔,以太平天國為例,封黃侃為天王,汪東為東王,朱先生為西王,錢玄同為南王,吳承仕為北王。章太炎于1932年在上海手訂《章氏弟子錄》,又于1936年6月的《章氏國學講習會同人通訊錄》。
魯迅在日本東京聽章太炎講授《說文解字》的筆記
1936年7月18日,章太炎的追悼會在上海舉辦。然而定于下午四點三刻舉行的追悼會,近五點了主席團的人還沒到齊,而“預定不來反而出席的蔡元培”卻早在三點三刻就到了,并被請做臨時主席。據(jù)說,會場氣氛冷清,會議流程草率,與章太炎生前的大名鼎鼎,形成了鮮明對比。
學生在章太炎北平追悼會合影
左起:朱鏡宙、沈兼士、朱希祖、馬裕藻、許壽裳、周作人、錢玄同、劉文典
對于上海追悼會之冷清,魯迅不顧病重,于逝世前10天寫下了著名的《關于章太炎先生二三事》為自己的老師鳴不平,之后又寫了人生最后一篇文章《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魯迅臨終時回憶其師章太炎:“考其生平,以大勛章作扇墜,臨總統(tǒng)府之門,大詬袁世凱包藏禍心者,并世無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獄,而革命之志終不屈撓者,并世亦無第二人。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模?!?/p>
四個月后,也即1936年10月19日清晨五點二十五分,魯迅在上海因肺結核病去世。
拒絕做總統(tǒng)
章太炎曾撰文指責蔣介石,致1927年國民黨上海特別市黨部下“通緝學閥章炳麟”令。有兩個老同盟會會員,經(jīng)常來章太炎家找他密談。章太炎妻子湯國梨很快知道,這二人帶來消息,說是在日本已組織了一個流亡政府,大家想請章太炎出任總統(tǒng),望他盡快東渡,主持反蔣大計。
章太炎本是反蔣的,聽了這二人的游說,有所遲疑。湯國梨知此事后,不希望丈夫被人利用。她當著那兩個老同盟會會員的面,對章太炎說,這個家是你的,也是我的,是我們共同的家,如果你要去當總統(tǒng),我絕不當總統(tǒng)夫人;你離家去日本當中國的流亡總統(tǒng),我也絕不會和你一起去。你走了,這個家就是我的,此后無論你當不當總統(tǒng),不必再來過問這個家。湯國梨的反對,使章太炎作出冷靜思考,最后拒絕了那兩人。
征婚啟示,起名造成女兒難出嫁
章太炎也是最早刊登征婚啟事的名人之一,有人問他擇偶的條件,他說:“人之娶妻當飯吃,我之娶妻當藥用。兩湖人甚佳,安徽人次之,最不適合者為北方女子,廣東女子言語不通,如外國人,那是最不敢當?shù)??!毙梁ジ锩螅诒本┑摹俄樚鞎r報》上登載了一則《征婚告白》,提出了若干擇偶標準,如大家閨秀、通文墨、精詩賦、雙方平等、夫死可嫁等等。
章太炎與湯國梨禮成于愛儷園
當時,他的“越軌”行為也引起了許多人的調(diào)侃與嘲諷,有人就虛構了一個“張別古小姐”,以她的口吻杜撰了一篇“應征書”,亦登在當時的報紙上。后經(jīng)過蔡元培介紹,1913年6月15日,44歲的章太炎與31歲的湯國梨女士結為夫婦,在上海哈同花園舉行婚禮。一時賀客盈門,孫中山、黃興、陳其美等均親臨道賀,蔡元培為證婚人?;槎Y當天,皮鞋左右顛倒,一時大窘。
章太炎共育有四個女兒,都是古字命名,艱深難懂。長女,起名四個×叫章?(音“l(fā)i”),二女兒,起名四個又叫章叕(音“zhuó”),三女兒,起名四個工叫章?(“展”的古字),四女兒,則叫四個口交章?(雷的古字,音“ji”)。
幾個女兒到了適婚年齡,都沒人提親,原是因為想提親的人不懂讀她們的名字,不敢提親。章太炎得悉此事后,在宴會中有意說出她們名字的念法,幾個女兒的婚事才不至于因為“不會念名字”而耽誤。
編輯 | 臥闌聽魚
文獻資料 | 網(wǎng)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