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學是研究生物遺傳和變異的一門科學,是生物科學中一門體系十分完整、發展十分迅速的理論科學,對探索生命的本質、推動整個生物科學的發展起著巨大的作用;同時又是一門緊密聯系生產實際的基礎科學,對動物、植物、微生物育種及遺傳疾病防治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
《遺傳學》首版自2007年1月出版后,得到廣大師生的充分肯定,使用本教材的學校越來越多。為了體現遺傳學的最新發展,2010年1月、2015年7月和2020年12月分別出版了第二版、第三版和第四版。本教材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和“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也被納入“生物育種”領域教材體系。2009年和2019年,主編連續兩次被科學出版社評為優秀作者。
為了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以“立德樹人”為根本,2024年6月,全體編寫人員在北京召開了《遺傳學》(第五版)編寫會,討論決定仍保持原有內容體系;對全書中表述不嚴謹之處進行修改;對緒論、基因突變、數量性狀的遺傳、細胞質遺傳、基因工程、基因組學、基因表達的調控、群體遺傳與進化等章節進行適當修改,增加遺傳學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教材的內容體系及具體內容科學、合理,深入淺出,經典遺傳學與現代遺傳學合理結合,遺傳學理論與實際應用科學結合;文字精練,圖文并茂,通俗易懂;雙色印刷,配有二維碼數字資源。
01
基本信息
主編:劉慶昌
書號:9787030807267
定價:89.80元
內容簡介
本書遵從遺傳學的發展和固有的內容體系,在第四版的基礎上進行了適當修改,體現了遺傳學的最新發展,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遺傳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內容取材注重經典遺傳學與現代遺傳學的合理結合、遺傳學理論與實際應用的科學結合,較全面地反映了遺傳學的教學要求。本書概念準確,文字精練,圖文并茂,通俗易懂。
全書共16章,包括遺傳的細胞學基礎、遺傳物質的分子基礎、孟德爾遺傳、連鎖遺傳和性連鎖、基因突變、染色體結構變異、染色體數目變異、數量性狀的遺傳、近親繁殖和雜種優勢、細菌和病毒的遺傳、細胞質遺傳、基因工程、基因組學、基因表達的調控、遺傳與發育、群體遺傳與進化。本書設有二維碼數字資源,且每章配有課程視頻。
作者簡介
劉慶昌,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003年獲得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獎,2014年入選第一批“萬人計劃”教學名師。主持《遺傳學》課程入選國家精品課程(2004)、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016)和國家級一流本科線上課程(2023)。2007年作物遺傳育種學教學團隊獲國家級教學團隊(團隊帶頭人),2007年被教育部批準為“植物生產類復合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負責人),2009年“創建‘兩體系、三層次、模塊化’教學體系,培養植物生產類本科創新人才”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第一完成人)。2019年“作物遺傳育種教學團隊”獲北京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牽頭人),2022年“遺傳學”被評為北京高校課程思政示范課程(課程負責人)。
1998年獲得第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2001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2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004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中國作物學會甘薯專業委員會名譽會長,《作物學報》常務編委,《作物雜志》副主編,《中國農業科學》和《植物遺傳資源學報》編委。發表學術論文190余篇,其中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lant Cell、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等刊物上發表SCI論文100余篇。主(合)編著作6部。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0余件。
02
本書特色
1
雙色印刷,圖文并茂
2
配有二維碼數字輔助教學資源
3
提供授課教師精美配套課件及習題參考答案
03
本書目錄
向下滑動查看
04
精彩樣章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05
購書鏈接
06
樣書申請
教授相關課程的教師
可識別左方二維碼
免費申請樣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